發布時間:2021-02-22 |
2月11日,《湖南日報》報道清水塘大橋建設者春節堅守
寒江孤影,電話鈴聲突然響起。
“爸爸,真的不回來過年嗎?”
“嗯,走不開。工地上好多事呢!”
“你不愛我了!你不愛我了!嗚——”
這不是潘立立頭一回不回家過年,卻是女兒記事以來“頭一回”。干工程14年,逢年過節不回家,正常。但自從2012年有了女兒,他總是盡量爭取回家過年。這次,項目部離岳陽老家只有200多公里,他卻主動提出留守。
潘立立要守的是在建的株洲清水塘大橋。橋接南北,北邊是清水塘老工業基地,南邊是株洲河西中國動力谷核心區。這座湘江大橋,既是民生橋,更是產業發展橋,株洲人稱其為“八橋”。
這座“八橋”,過年要“困”住300多人。
大橋投資15億元,定于2022年竣工通車。2019年8月開建以來,雖然去年遭遇疫情,但進程未受影響。目前下部混凝土結構施工完成,正進行上部鋼結構施工,將于2021年下半年主拱合龍。
施工進入關鍵期,承建方三航局株洲清水塘大橋項目部緊急制定“433”計劃,即確保項目施工每天有4名領導、30名管理人員、300名工人。
“疫情導致不確定因素太多,只有留下這么多人,才能確保即便年后回家工人趕不過來,就地招幾十個人,也可以保證項目建設不受影響。”項目部負責人說。
“作為管理人員,你不留下來,別人怎么會留下?”潘立立是項目部工程部部長,帶頭提出留守。
一時間,“留下來”成為項目部的熱詞。
項目部黨支部副書記李曉強老家在河南駐馬店,爺爺農歷正月初七過98歲生日,原定一大家子趕回家給老人做壽。他打電話告訴父母,今年春節不回來了,帶著妻兒在株洲過年。“爺爺聽說我們不回來過年,扭頭就走。”他說。
施工員石雨偉26歲,進三航局3年,還沒回家過過年,倒也習慣了。但跟父母說起又不回家過年,兩個老人還是掉了眼淚。
岳陽籍工人鐘霞文干脆把妻子接到株洲,在工地一起過年。
年味漸濃,項目部謀劃著慰問工人、采購過年物資、吃年夜飯等一系列活動。
空氣里飄散著臘肉的香味,遠處傳來鞭炮聲,思鄉之情涌上每一個人心頭。李曉強偷偷在網上給爺爺訂了蛋糕,他想起爺爺對自己的寵愛,希望彌補不能回家過年、祝壽的遺憾。潘立立已請好假,待年后項目復工后偷偷“潛”回家,給女兒一個驚喜。石雨偉決定年后趕緊找個女朋友成家,萬一以后不能回家過年,妻子可以陪老人。
風吹大江,號子嘹亮。
歇工的空隙,潘立立、石雨偉、鐘霞文約好,大年三十晚上,一起喝場酒,慶祝這個湘江邊不同尋常的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