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9-12-04 |
“這條高架路不聲不響就建起來了,感覺是從天而降。”上海寶山區(qū)羅店鎮(zhèn)居民對家門口這條悄然而成的S7高架頗感好奇。這是三航局建設團隊運用模塊化施工工藝,快速架起的一條全預制拼裝公路。因為采用了“場外加工”與“夜間趕工”相結合的方式,項目建設對附近社區(qū)生活影響極小。
“修一條高架路也許輕松,但在這個地方施工卻不是一般的難。”三航局S7高架公路項目經理顧君感慨道。S7公路緊鄰大型居民區(qū),要在人口密集通過的道路上新建起一條高架,如何“低調”施工成了項目團隊繞不過去的一道坎。
在傳統(tǒng)現(xiàn)澆混凝土工藝下,高架施工不可避免地造成臟亂,產生揚塵、噪音等,給周邊環(huán)境帶來不良影響。“為什么我們的預制構件只能是些小物件,真正污染環(huán)境的‘禍首’立柱、蓋梁卻不預制了?”苦惱多時的顧君,一次回家看到小孩用積木“搭橋建路”,突然若有所思。
預制工藝自興起以來,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設中僅起輔助作用,從來沒唱過“主角”。能不能讓工程所有構件在預制場內成型?帶著這個想法,顧君立即召集團隊商討可行性,會議室里大家用紙盒做模型反復推演,連續(xù)幾個通宵后,優(yōu)化完備的方案終于成形,一條全預制高架公路的構想在顧君的腦海里明晰起來。
但是,方案剛付諸行動就遇到了困難。在這以前,預制加工廠還從沒有接到如此大體量的訂單,一時無法滿足施工需求。顧君時常奔波在項目部與預制廠之間,了解到廠方因為技術人手不夠,導致進度緩慢。“預制拼裝節(jié)省出的現(xiàn)場管理人員全都到預制場去幫忙。”顧君領著施工員一頭扎進了預制車間里,全程推進預制構件制作。終于,構件供應跟上了項目施工的步伐。
“糧草”剛籌備好,運輸?shù)碾y題又凸顯了出來。例如預制小箱梁運輸,一輛40米長的運輸車“大象漫步”般地行進已經困難重重,在進入居民區(qū)西側道路聯(lián)楊路后,私家車輛又陡然增多,這對于本身就無法實現(xiàn)全封閉作業(yè)的施工環(huán)境而言更是雪上加霜。項目生產經理吳平為此愁眉不展,半夜睡不著的他在現(xiàn)場踱步時發(fā)現(xiàn),主要服務居民出行的聯(lián)楊路在晚間幾乎沒有車輛,“白天車多,無法正常施工,那我們就晚上趕工。”傳統(tǒng)工藝夜間施工會產生巨大噪音,影響居民休息,但是預制拼裝工藝完全不存在這個問題,吳平立馬行動起來,通宵編制了夜間施工組織方案,在多次與交通部門協(xié)商后終于通過,“大塊積木”得以一塊塊兒地運到高架下。
白天預制加工,晚上屏聲突進,項目部在這條全預制路上見招拆招。終于,在當?shù)鼐用裱壑校呒芄肪腿纭澳g”般平地而起。
“我們做工程,不僅要安全,要質量,也要‘低調’。”看著這座默默拼裝起來的高架路,顧君頗為自豪。在他眼中,文明施工就是要做得這樣“悄無聲息”。
供稿:劉夢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