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2-26 |
12月18日,印尼工業廠房項目正式投產。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徐紀洋,公司副總經理陶云受邀參加投產儀式。
項目團隊積極貫徹落實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以高質量項目管理水平,助力業主首個在印工廠實現“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的壯舉。
該項目廠房總建筑面積約15.7萬平方米,工期300天,涵蓋2個標段、9個單位工程,高峰期需在90天內完成9.8萬立方米混凝土澆筑,45天內完成6700噸鋼結構安裝。
項目團隊克服高溫暴雨天氣、物設資源緊缺、地質條件復雜、結構工程交錯并存及當地傳統風俗等諸多困難,通過制度化、流程化的體系管控,抓好點多面廣、交叉作業、深基坑施工、高空作業等特殊工況下施工班組的管理,確保項目快速穩步推進。自6月以來,項目部搶抓施工“黃金期”,啟動24小時全天候搶工作業,打響旱季施工攻堅戰。
自項目開工伊始,項目團隊錨定“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目標,以“起步即沖刺”的姿態,通過優化施工流程及工藝,快速推進項目建設。針對基坑圍護形式,項目團隊從工期、成本、工藝及周邊資源狀況深入分析,將原設計中的雙軸攪拌樁支護優化為鋼板樁支護,成功克服設備資源短缺困難的同時,減少了攪拌樁成樁時間,節約工期21天。面對龐大的鋼結構施工量和多樣化規格要求,項目部迅速組建攻堅小組,深入探討鋼結構施工過程中的難點和關鍵環節,針對鋼結構屋面的特殊設計需求和當地雨季頻發的安裝條件,及時調整施工方案,將設備直接運至現場,采用現場壓制工藝,不僅節約了運輸時間,提升了現場施工效率,更確保了屋面板的尺寸精度和施工質量。
硫化溝區域是業主投產關鍵線路上的關鍵節點。4月開工后,項目部便第一時間組織該區域開展施工作業。然而,受當地雨季影響,材料進場受阻,攪拌樁施工推進緩慢。針對硫化溝區域進度滯后問題,項目團隊積極開拓新方向,從通暢現場便道入手,確保攪拌樁材料能有序進場。同時,將攪拌樁設備由原來的3臺增加至9臺,并增加作業班次,保證現場人停機不停。此外,項目團隊還結合業主生產設備安裝需求,合理調配現場開挖順序,優化施工順序及流程,最終硫化溝區域的土建施工和鋼結構安裝2個關鍵節點均于10月按期完成,為項目順利投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印尼工業廠房項目將于2025年初迎來竣工,恰逢中印尼建交75周年以及萬隆會議召開70周年。項目經理潘小波表示,在兩國深化合作的背景下,項目團隊將以優質服務打造精品工程,在海外工程建設中充分展現企業在組織、技術、管理、裝備、經驗等方面的優勢,以現場促市場,深耕印尼工業廠房市場,以實際行動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貢獻力量。
圖文丨于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