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1-12 |
10月25日,環球網、濠江日報、香港文匯網、新華財經、香港經濟導報報道印尼工業廠房項目——
10月23日,由中國港灣承建、中交三航局負責施工的印尼工業廠房項目順利完成“出胎”節點,該工廠開建6個月便具備生產條件,廠房建設速度取得新突破。
該項目位于印度尼西亞中爪哇省三寶壟市的肯德爾工業園區,包括煉膠車間及其輔助用房的建筑安裝工程和輪胎生產車間及室外管架的建筑安裝工程2個標段。廠房結構為混凝土框架結構和鋼結構框架,總建筑面積約15.7萬平方米。
與傳統工業廠房建設不同,項目團隊需在300天的工期里,完成總量約11萬立方米混凝土澆筑和約6700噸的鋼結構安裝工程。項目團隊以“起步即沖刺”的姿態快速推進項目建設,中標后一周內高效整合人力、設備及材料進場施工,科學規劃施工藍圖,確保施工質量的同時,高速推進施工進度,如期完成業主設定的節點工期。
在現場施工,項目面臨地下水位高、土壤滲透率大以及雨季施工等多重挑戰。項目團隊深入分析地質報告,結合自然地形條件,實施分層道路鋪設和施工平臺搭建,并安裝排水系統,確保現場的干施工條件,保證大型設備順暢通行。在澆筑高峰期,項目團隊連續作業40余天,投入2000余名工人24小時不間斷作業,平均每日澆筑量超過1500立方米,全力保障施工進度。
鋼結構施工量大、規格多樣,對深化設計提出了嚴苛要求。項目部迅速組建了高素質的專業設計團隊,對接業主、設計單位,加速深化設計進度。通過制定詳細時間節點,責任到個人,確保產品按期到場交付。團隊還將屋面板壓制設備運至現場,采用現場壓制,提升防水性能的同時,還可減少運輸成本。
硫化是輪胎生產的最重要一道關鍵工序,它將之前各個環節生產的如胎體、胎面等輪胎部件組合在一起并進行最終的性能固化。硫化溝區域的施工過程,直接決定項目總工期。為順利解決硫化區域施工“堵點”,項目團隊努力克服雨季導致的材料進場難題及施工進度滯后等挑戰,通過增設便捷通道和設備數量,并科學合理調配現場開挖順序,確保關鍵線路上的硫化溝支溝能按期投產。
作為中交集團在印尼市場的首個大型工業廠房項目,該工程的順利履約為公司深耕印尼工業廠房市場奠定了堅實基礎。項目在短短6個月內保證業主“出胎”節點,不僅彰顯了公司的專業實力,更贏得了良好履約的口碑。